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20001
2011-07-06 09:05
即使沒有遊行,或只是在體育館集會,我認為,709運動,已經有了3項成果。
――集會不再可怕,也不是禁忌,或許,就從體育館開始;
――選舉制度確實有弊端,須要檢討,改善;
――面對民主呼聲,必須接納和協商,不是對抗和打壓。
這是大馬的進步,也是全體大馬人的勝利,依布拉欣阿里除外。
過去,執政黨和反對黨針對集會、選舉和民主的評比,差距是地球到火星的距離。
政府對集會,尤其是反對陣營的集會,太過敏感。
政府為選舉制度護航,反擊一切批評選務的聲音。
政府鮮少回應民主訴求,協商只存在於國陣內部,而不涉及政治對手。
這種認知,逐漸和社會脫節;當民間普遍認同集會權利,要求改進選舉制度,以及推動民主進程時,差距就更加擴大。
淨選盟的誕生,不是沒有社會背景。
幾個星期來,當局採取種種強硬措施,從激烈的言語,逮捕扣留,乃至對顏色的敏感,並沒有加強本身的說服力,反而激起更多反彈。
如此下去,只會加劇社會的緊張氛圍。
換一種思維,以柔性代替強硬,以協商取代對抗,就產生不同的效果。
國家元首的聲明,沒有全面否定任何一方,而是要雙方求同存異,以國家和人民為重,進行協商。
納吉迅速回應,建議以體育館內的集會,取代街頭遊行。
這一次的態度變化,改變了政府幾十年來堅持反對集會的僵硬立場,不能說不是一種進步。
針對選舉的弊端,選委會同意會商檢討,巫青團也同意淨選盟的一些主張,願意和淨選盟配合,共同爭取改進選舉制度,這也是一種良性改變。
元首聲明肯定民主的價值,以及強調大馬社會中庸和妥協的特質;這項訊息來得正是時候,也受到社會各方的推崇和接受。
這種精神貫徹下去,大馬有機會能夠以和平的方式,過渡到更高的民主水平。
街頭遊行取消了,對抗的言詞結束了,淨選盟還是能夠以體育館集會,表達訴求;警方無須擔心社會騷亂;政府化解了眼前壓力,形象也獲得改善。
709沒有造成損失,反而帶來了變革的契機。
剩下的手尾,就是釋放被扣留的人士,也考慮放棄任何的提控行動,更無須引用不適用的緊急法令。
【熱點新聞:709大集會】
(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