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9, 2011

308的歷史定位

林瑞源‧308的歷史定位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21593


2011-11-09 09:14

馬華總會長蔡細歷認為,308大選過後種族關係變差,種族和宗教紛爭層出不窮。308真的是種族關係分界線嗎?
應該這麼說,308前後種族關係都是一樣,以前是被壓制,308過後一切都釋放出來。
1987年10月27日展開的茅草行動、提出“大選訴求”的華團被指責是極端組織、巫青團成員在2000年8月15日到雪華堂示威,這些都是308之前發生的事情。
308過後,政黨和非政黨人士才發現原來大馬政治是可以顛覆的,任何手上有選票的人士都可以提出訴求,一切變得肆無忌憚。
此外,308帶來的政局變化,也讓既得利益者深受威脅,因此他們利用宗教和種族情緒來搞事,在打擊對手之餘,也渾水摸魚。
所以,308過後,各種以前不敢提的通通浮出台面,包括爭取同性戀權益的“性向自主”活動、家長教育行動組織(PAGE)捍衛英語教數理政策。當然,還有更多是挑釁的行徑,比如牛頭示威、教堂縱火、丟擲汽油彈和潑紅漆等等。
308大選釋放了多元的思維、價值觀和理念,也解放了魔鬼和野心家。
現在的體制已經無法應付多元思維,也無法再壓制急欲宣泄的情緒,譬如高教部長指1971年大專法令15條文是要保護學生的說法,已經失去說服力和合理性。
年輕人更勇於挑戰和衝擊權威,即使警方嚴禁709大集會,仍然有數萬人走上街頭。
各種政治、思維的板塊互相衝撞、激盪,形成一股漩渦,它們試圖在尋找相同之處,然後融成一體。就好像非政府組織在兩線製成形後,不斷互相支援、合作,以結合成制衡國陣和民聯的第三股勢力,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他們打破壓制的契機。
這種板塊的衝撞,是民主的進程。如果先進和開明的力量能夠儘早結合,就可以推動國家更大的改革,一旦被陰謀份子和野心集團帶往另一個方向,結果可能是毀滅性的。
我們必須正面看待308大選所帶來的衝擊,我曾經聽到一位華團領袖說,如果不是308,他們不會受到重視。
308過後所出現的政治惡鬥,和政治素養有關。目前國家出現的種種亂象,包括總稽查司揭發的舞弊和浪費,是管理不當的問題,也無關308。
政黨領袖應該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待308的政治分水嶺,去掉單元的思維、脫掉權威的外衣,才能暢游在新政治紀元,而不是狼狽的掙扎。(星洲日報/一心不亂‧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