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25, 2011

歐陽文風‧紐約華裔市長?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9859

2011-06-24 19:08
紐約民主黨的國會議員韋納本來是紐約2013年市長選舉的熱門候選人,但隨著他在互聯網勾情與向多名女性傳送自己X級照片事件之後,如果他選區的選民沒有要他馬上辭職,已是大幸,競選市長恐怕結果只是夢想。紐約市民主黨領袖羅佩茲最近已公開表示,韋納的事件“打亂市長選情”。
韋納在紐約無疑是出眾的政治人物,市長競選雖然在2年之後,但他的競選工作早已啟動,據說已募款500萬美元,他的演說辯才,還有個人魅力,在紐約民主黨內,恐怕無人能及。可惜,因為醜聞,他被自己擊敗!
現在,紐約市長的熱門候選人是紐約現任市主計長劉醇逸。
劉在韋納事件後,已被媒體推測將競選市長,但他一直沒有承認,也不否認,顧左右而言它,記者拿他沒有辦法;一直到最近他在其辦公室接待20位來自田納西州的中學生,鼓勵每一個學生問一道問題,越尖銳越好,被其中一名中學生問及是否會競選市長時,衝口而出“為甚麼不?我當然會參選”。
結果,在場記者樂透,消息得來全不費工夫。過後,記者再追問他怎麼看韋納事件,韋納是否應馬上下台,他含蓄表示所有民選官員應對自己做的事負責。這意思還不明顯嗎?對黨內人的評價,這也算厚道了。
劉醇逸在台灣出生,5歲時隨父母移民美國,在紐約定居。他在2001年時成為紐約第一位華裔,甚至也是第一位亞裔市議員。他當時僅34歲,但所募得的競選經費卻是排名第一,出人意料。2009年,他以絕對優勢擊敗對手,成為紐約市新任主計長,也即是紐約市有史以來公職最高的華人。
主計長其實就是紐約市的財政主管和審計主管,其職務地位在紐約市政府排名第三,僅次於市長與公益維護官。
劉已破紐約政治多項紀錄,如果2013年成為紐約市長,也不會令人太感意外。
在種族主義還未徹底消滅的社會,劉醇逸身為少數族裔,如果能成為紐約市長,還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我認為屆時這不只是華裔之光,而是紐約客之殊榮。(星洲日報/言路‧作者:歐陽文風‧自由撰稿人)

Saturday, June 18, 2011

歐陽文風‧聰明人,愚蠢事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9767

2011-06-17 19:06
美國現在最紅最火熱的政治人物不是總統奧巴馬,而是紐約的民主黨議員安東尼韋納(Anthony Weiner)。
韋納紅到發紫,因為他的不雅照片一波一波在互聯網流傳,縱使沒見過有關照片的美國人,如今也至少聽過他的名字了,簡直家喻戶曉。
韋納其實是非常出色的政治人物,他是連任紐約7屆民主黨的國會議員,非常有可能是未來的紐約市市長。他無疑是聰明人,但聰明人也會做蠢事!政治人物也是公眾人物,更何況身在美國,美國媒體一向不給政治人物面子,他怎麼可能蠢到和人在互聯網發生情色關係,又給人傳送自己的X級照片?這是一般資歷平平的人都不能想像,也不敢做的事。
但韋納做了,而且不是一次、兩次或3次。這,就不是所謂的“一時衝動”可以解釋開脫的了。
韋納開始否認,這是人之常情,做錯事被逮,一般人驚慌失措,總會否認。但後來還是承認了:他曾與6名女子有過不當電子情挑!除了傳送情色信息,還有自己的X級照片。
不過,他沒有犯法;但共和黨人還是要他下台。
沒有犯法是一回事,但這是否蠢事又是另一問題。
現在更大的問題是,傳送自己的情色照片和電子情挑縱使沒有犯法,但他是否在工作期間使用政府資源從事這些活動,卻是政府可以追究的。更何況現在又傳出他還曾與一名未成年少女在互聯絡互傳信息,目前還未證實是否涉及情色內容。如果不幸有猥褻對話,他肯定完蛋!
韋納不是第一個涉及電子情挑而面對政治災難的政治人物。今年2月,紐約另一政治人物克里斯李(Chris Lee)因為電郵自己的不雅照片給在互聯網認識的一名女性,而不得不呈辭。這位已婚,且來自保守陣營的共和黨議員的經歷,似乎並未成為韋納的教訓。韋納憑甚麼相信自己可能倖免被人揭發?這是再蠢一次。
公眾人士如前副總統候選人愛德華茲、前加州州長大隻佬阿諾,甚至前總統克林頓,均因婚外情與情色事件搞得灰頭灰臉,四面楚歌,炮聲隆隆,最後不得不認錯,但還是有政治人物以為自己可能例外。
擁有高度新聞自由的美國尚且有這麼多不會汲取教訓的政治人物,你可能想像生活在沒有新聞自由國度的政客可能有多無恥嗎?(星洲日報/言路‧作者:歐陽文風‧自由撰稿人)

林冠英‧兵馬俑潛藏軟實力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9773

2011-06-17 19:17
兩週前我率領檳州行政團隊,到中國考察。從中國2200年前的兵馬俑,到近代由北京城建興建的水立方、奧運鳥巢,我們見識中國過去的輝煌世代,以及目前逐漸恢復的光輝。
參觀兵馬俑,再考察西安如何保護古跡,我們不只是參觀一個景點,而是閱讀那個朝代的精華。早在2200年前,也就是秦始皇的朝代,中國已經以鉻鹽氧化處理技術(Chrome Plating)製作兵馬俑,這是一個防腐性高、避免兵馬俑生銹的技術。
在人類史上,德國在20世紀初才真正被科學家發現的技術,原來中國早在秦始皇年代就採用了。當時中國的輝煌,或者說秦始皇的著名,並不只是因為他的殘忍,也不只是他統治中國的功夫,而是它的科學發明,兵馬俑和萬里長城,寫下了中國歷史的里程碑。
看回今天的中國,他的“元氣”恢復了,眼前的水立方和鳥巢,見證了中國建築技術上的進步。今天的青藏鐵路—一條從青海銜接至西藏首都拉薩,目前世上海平線最高的鐵路,也是中國創下的歷史。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實地考察興建中的北京9號線,從軍事博物館站到東釣魚台站的地下隧道工程。這條建在一條河、兩個湖底下的隧道,深30公尺、全長1.2公里,目前只剩下200公尺的路未竣工。
我們近距離巡視工程,看著工友們一邊以高科技機械挖掘泥土,才騰出空間,另一批工友就快速給“新鮮”挖好的隧道,貼上隔水牆壁,絲毫不像我國那動不動就漏水的精明隧道。
也因為我們距離太近,所以大家都被噴得滿身黃泥。不過,這是值得的,親眼考察工程,也對北京城建的技術充滿信心。
中國當今在全球的影響力,除了是它的“硬實力”之外,潛藏著那一股人才潮中的“軟實力”,才是中國當今強大的理由。
說回檳城,我們放眼栽培人才、鼓吹創業及企業家精神。我們不只是用嘴講,我們在短短3年內,先成立檳城科學理事會,鼓勵學生接觸科學發明;接著成立中小型企業中心(讓科技新秀以低於市場租金創業),以及教導下一代科學家、展示州內高科技產品的科技中心。
外資固然重要,因為他給你開路,但是,真正能帶動、進而讓你更上一層樓的,其實是集中在中小型企業裡的科技和人才這些“軟實力”。上述的中心花費不少,但想到:若我們要掌握未來,我們就得投資未來,不投資就沒收穫,尤其是軟實力這種千金難買的內涵。(星洲日報/言路‧作者:林冠英‧檳州首席部長)

Friday, June 17, 2011

鄭丁賢‧無極面子書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9747

2011-06-16 09:07
180萬令吉的面子書,唔,別讓札克柏(Zuckerberg)知道。
札克柏是面子書的創始人。2003年他在哈佛大學唸書時,想到設立社交網站的點子(一說是瓢竊別人的愛地兒),然而,卻苦於缺乏資金。
和他同一寢室的哥兒沙維林,來自富有的巴西家庭;二話不說,拿出幾千美元,作為投資。
札克柏有了這筆錢,添置設備之外,還有餘錢泡華妞。不久後,還真搞出了面子書這東西。
面子書從哈佛大學的小宿舍,擴展到哈佛以外各大學,再延伸到全世界;使用者從宿舍裡幾個哥兒們,發展到全世界6億人。
它成為人類歷史上,開發成本最低,發展最快,回收最多的產品。
秘訣只有一個:免費。
因為免費,任何人都可以創設自己的面子書;打開電腦,就可以下截,登錄,使用。
如果嫌不夠好,只要付0.99美元,大約3令吉,就有設計精美,擁有播放影片等功能的高級版本。
若是還不滿意,目前已經有一個“終極面子書”(Ultimate Facebook)版本。任何你能夠想到,能夠應用的花樣,都可以在這裡實現。
價錢是3.99美元,區區12令吉而已。
不過,大馬已經出現一個cuti-cuti Malaysia無極版面子書,價錢180萬令吉。
不可能是大馬的通貨膨脹太厲害,商品價錢多了5個0。
應該是這個面子書太厲害;譬如,你一打開登錄,想到馬來西亞cuti-cuti一下,“噗”的一聲,你就從美國,進入吉隆坡雙峰塔。
或者,你想和馬六甲的葡萄牙姑娘,來一段弗朗明哥舞蹈,“噗”一聲,一位杏眼核眉,身材曼妙的黑甜心,從電腦跳出來,即刻和你共舞。
唔,我想歪了,那是多拉A夢的時空轉移機。
但是,180萬令吉,總該很不同吧;副部長在國會解釋時,用了很多專業用語,甚麼創意、概念、程式、編碼、系統……。
這一些,札克柏和他的朋友們,不都已經做了,還要錢嗎?
至於甚麼廣告宣傳費――不同的東西,怎麼會算在設立面子書的賬裡?
不管怎樣,180萬的面子書,至少要內容豐富,設計精美,擁有互動效果,還有實境模擬……。
進去瀏覽一陣,沒有葡萄牙姑娘,沒有互動效果,沒有實境模擬,沒有搜索功能,沒有……。
卻有燕燕的燦爛笑容。(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鄭丁賢‧非法入境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9762

2011-06-17 09:03
移民局的態度值得肯定,它對“裸蹲II”做了調查。
之後,總監阿利雅斯說,兩名女郎被扣留,是基於她們未持通行證而進入我國,屬於合法扣留。
完全正確。
連女郎都承認她們沒有蓋章而進入大馬,當然是非法入境,沒有疑問。
但是,這不是重點。移民局的調查,竟然遺漏了兩個重要部份。
(一)女郎是在甚麼情況下非法入境?
(二)裸蹲是否合法和必要?
問題(一)比問題(二)還重要。
我的意思是,非法入境可大可小,這可以是女郎的問題,也可能是移民局的問題;責任也是如此。
譬如,兩名女郎,不會是挖了一條海底隧道,潛入新山;她們也不像逃馬一樣,游過柔佛海峽,登陸大馬。
如果是刻意的非法入境,不但應該扣留,還應該提控才是。
根據女郎的說法,她們來到關卡,進入亮著綠燈的通道,柜台卻無人駐守;當時她們誤以為已經實施指紋掃描通關,因此,驅車通關。
半小時內,她們覺得不妥,回到關卡補辦手續,才發覺是非法入境。
一國之關卡,可以如此通關,這也是怪事。更何況,馬新之銜接點,只是那百來公尺,而不是美國和墨西哥上千公里的荒漠;擺如此之空城計,不是太荒唐嗎?
當然,人們先不要完全相信女郎的說詞;所以,移民局應該好好調查,女郎說的是否實情?
這個調查應該不難。通道應該有中央閉路電視(cctv)監控,把影片調出來就可以了。
或者,如果女郎是強行開車闖關,有沒有觸動通道的保安系統,警鈴大響的紀錄。
以關卡之重要地位,不只是警鈴大作,而應該要有十幾個荷鎗實彈的執法人員衝出來,數輛警車擋住去路,空中直升機的照明燈射住,共同保衛神聖的疆土不受侵犯。
但是,別告訴大家說,關卡通道沒有cctv,也沒有保安系統,更沒有執法人員,警車和直升機。
大馬有那麼落後嗎?想試的話,只要闖一闖任何地方的大道收費站,就知道後果。何況,關卡不是近年才翻新的嗎!
至少,退回50年前的水平,關卡的柜台,總該有人員值勤表吧!查一查,不就清楚了嗎!
女郎固然是非法入境,還被扣留,罰了裸蹲;關卡的管理,官員的責任,又如何呢?(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鄭丁賢‧又見裸蹲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9731

2011-06-15 09:04
上一次的女郎裸蹲事件,噢,那是幾年前的事了。當時,還真的鬧了笑話,大馬部長向中國道了歉,結果發現女郎不是中國人。
後來卻是媒體遭殃,這是不好笑的部份。
這一次,大家額外謹慎,小心求證。
消息來自新加坡,該國報章引述兩位女郎的談話,附上圖片和官方文件;全面報導,過程詳盡。
新加坡人眼中,是兩名無辜的弱質女子,無理的遭到鄰國扣留,被關在冷冰冰的拘留所裡,蚊蟲肆虐之外,還脫光衣服起立蹲下,慘遭羞辱。
兩國的文化差異,只會加強新加坡人對大馬的負面印象。在新加坡人眼裡和嘴裡,又多了一筆大馬傳奇。
當然,我們不能完全相信一面之詞。
常識說,見過鬼怕黑,發生了一次裸蹲事件,應該不會再犯第二次了;何況,新山關卡是兩國的焦點,逃不過公眾的視線。
破壞已經形成,惟一能做的補救工夫,就是厘清真相。
如果是非法入境,那麼,錯誤在哪一方?
是刻意的非法入境?還是因為關卡管理不周,出現漏洞,造成女郎不自覺之下,非法入境?
女郎發現錯誤之後,回頭補辦手續,是否應該寬容處理?
若是關卡疏失在先,有沒有必要把女郎送入拘留中心?
扣押過程中,裸蹲是否標準程序,目的是甚麼?
這些疑點,需要一一調查。
與此同時,關卡的管理作業,應該全面檢討和提昇。
關卡的設計,不是為了刁難外國人,更不是一座迷宮,讓人無所適從。
它必須符合管理的功能,更要符合人性的需要。在門戶安全功能之外,也要讓本國人和外國人有所依循,得到服務人員和各種設施的引導,避免產生混淆和誤解。
我們實在不需要另一個笑話。(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Wednesday, June 15, 2011

鄭丁賢‧只要是好Pad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9701

2011-06-13 09:03
老實說,我還不很清楚“福利國”是怎麼回事。
不過,這個名詞,如今成為大馬的時尚政治術語。
回教黨的黨選,把這個一度被冷落的字眼,重新炒熱。其受歡迎的程度,超越了“回教國”,有取而代之的勢頭。
推動“福利國”的候選人,入主黨中央;署理主席末沙布圓圓的笑臉,又福又利,是品牌最佳代言人。
市場學上,這是“可以賣”(sellable)的產品,如果4P(產品Product、價格Price、地點Place、促銷Promotion)搭配得好,就是“暢銷品”(saleable)。
倘若加上天時地利人和,那就會成為最暢銷的“熱賣品”(bestseller)。
就好像是iPad。開始時,大部份消費者並不清楚那一塊鐵板,到底是甚麼?
蘋果公司的賈布斯,瞭解消費人已經不能滿足市場上又慢又笨重的手提電腦,而推出簡便快捷的iPad。
他抓準了消費人心理,已經註定iPad可以賣(sellable)。
他詔告天下,這一塊鐵板,能夠改變人類的生活,帶來更多功能和滿足;人們相信他,iPad很快就成為暢銷品(saleable)。
第一批人搶購之後,傳出口碑,這鐵板很神奇,擁有了它,似乎擁抱了幸福和未來;於是,iPad成為熱賣品(best seller)。
當市場上其它競爭者發現iPad熱賣,很多廠商迅速跟進,改組生產線,減少其它產品,投入平板電腦的製造行列。
也有廠商入稟法院,指本身早已研發了類似iPad的平板電腦,蘋果只不過是抄襲,涉及侵權。
回到福利國;回教黨的專業人士派,瞭解很多人,包括支持者對“回教國”冷漠,非回教徒更有所排斥。
原有的產品已經滯銷,必須推出新產品。
當更多人對政治現狀不滿,認為原有的架構已經老化,而期待有新的改變時,“福利國”就有可能成為暢銷品。
如果一切配合得宜,或許它還會成為熱賣品。
如今,其它政黨也發覺福利國的潛在市場;也聲稱本身更有資格推動福利國,或者早已經落實福利國。
誰先誰後,並不重要。如果福利國排除極端思維,淡化宗教和種族的區分,走中庸之道,大家就在福利國的議程上競爭,對人民和國家都有好處。
不管是aPad、ePad或iPad,只要是好Pad,就是best seller。(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Saturday, June 11, 2011

歐陽文風‧文化不同又怎樣?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9677

2011-06-10 19:07
不少人,尤其是來自第三世界的國家老百姓,以為美國是偉大的國家,是移民者的天堂。這種對美國的認知未必有錯,只是胥視我們對“偉大”與“天堂”的定義。有人更以為我們不能拿美國來做比較,因為“文化”不同。這種話也不一定不對,只是我們切切不能以為“文化”從來一成不變。
美國有甚麼文化?甚麼是美國的文化?
坦白說,美國的文化內容有很多比我們更不如,至少我們從來沒有種族隔離政策;在我國乘搭公共巴士,少數族裔不必起立讓位;我們也從來沒有禁止異族通婚的惡法;我國民間也從來沒有可以“合法”殺人,然後把人吊在樹上像聖誕樹的裝飾品的文化。這一切,都曾經是美國的文化。
職是之故,訴諸文化不同而拒絕改革的人,無疑嚴重缺乏常識。不要說大馬文化與美國不同,連美國自己現在的文化都和以前的不一樣,訴諸傳統與文化差異而不願改變的人,說到底只是不思長進,再為自己的不長進找藉口。
如果真要堅持“傳統”,那我們華人應繼續三妻四妾。一切訴諸文化,那錯誤便不可能更改。每次聽到有人對我說“不要拿美國來比,不要談美國,我們文化不同,我們有自己的文化”,說得頗有氣勢,我總覺得這是惡劣玩笑。
文化有異是事實,但這絕不應是拒絕改變的藉口;傳統未必全錯,但肯定不是全對或完全沒有改革的必要與可能。
美國惡劣的文化多得是,暴民更是不少,種族主義者的嘴臉更恐怖。若拿土權與美國3K黨相比,土權根本就是小兒科。
美國之所以進步,因為拒絕不良的傳統與文化。
不要再以文化不同做為拒絕改革的藉口了,因為文化不是也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許多國家與社會始終落後,不少是因為這種“文化不同,不能比較”的荒誕邏輯支配他們的生活,符合他們懶惰的文化,結果一生只是吃吃喝喝,無所事事。
最近又有讀者問我:“你很敢寫,你不怕嗎?”。我只有一句:惡人的瘋狂與囂張,我從來不怕;我最怕的是大眾的沉默與懦弱,還有愚蠢!(星洲日報/言路‧作者:歐陽文風‧自由撰稿人)

鄭丁賢‧寶貝甚麼人?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9672

2011-06-10 09:06
首邦市州議員楊巧雙,噢,她當然是華人;她結了婚,嫁的是印裔先生拉瑪貞德南。在大馬,非常尋常。
然後,他們有了愛情結晶。
請問,小寶貝是甚麼人?
血緣上,她應該是華印混血兒。
不過,進行國民登記時,沒有“華印混血兒”這個選擇。
她可以登記“華人”、“印裔人”,或是“其他”。
這就有點混淆了。她的血緣一半是華人,一半是印人,所以,前兩者都不完全正確。
至於“其他”,唔,除非是外星人,否則,誰要自己終身成為“其他人”?
楊巧雙有自己的想法,在表格上,她填“馬來西亞人”(anak Malaysia)。
國民登記局拒絕了這個身份。
有人說,楊巧雙有些做作;怎麼選都可以,何必製造問題。
但是,稍微瞭解楊巧雙,都能理解她的想法。她的思想比較前衛,她反對種族主義,不喜歡被貼上族群標籤。
她認為,馬來西亞人就是馬來西亞人,何必再區分為甚麼種族。
其實,不只是楊巧雙,很多新生代、非族群主義者,都有這種超越族群身份的概念。
他們認為,族群身份,以及族群認同,在今天的大馬,不但不重要,而且還是阻礙國家團結,國民融合的絆腳石。
譬如,加拿大這個國家,由印第安原住民,以及來自歐洲、亞洲、非洲、南美洲各種不同族群組成,少說也有百種。
而加拿大的官方文件,不會出現“種族”一欄。
任何國民,其官方和法律身份,就只是“加拿大人”。如果要國民填上種族,肯定引發反彈,以為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大馬,人們表面上都反對種族之分,但是,腦子裡的第一排序,都是馬來人、華人、印裔人、達雅人、卡達山人……。
國民登記有種族一欄,人民腦袋裡的設置,也早有這一欄。
但是,隨著社會的融合,跨族通婚的增加,種族身份這一欄,要面對更多的置疑。
再過一兩代,會有更多人不同意族群身份,甚至搞不清楚本身屬於哪個族群。華印混血的男士,娶了巫歐混血的小姐,他們的後代,是哪個族群?
或許,像楊巧雙一樣,他們要填上“馬來西亞人”。(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Friday, June 10, 2011

曾參與設計iPhone 4.林成袁誓返馬貢獻‧“這裡是我家”

http://www.sinchew-i.com/node/219231?tid=3
林成袁曾在蘋果公司實習,參與iPhone 4設計團隊,如今他也使用iPhone手機。(圖:星洲日報)

大馬 2011-06-10 18:12
(吉隆坡10日訊)曾參與風靡全球的蘋果公司iPhone 4設計團隊的林成袁雖然自中學起就在外國讀書,但始終心繫祖國馬來西亞。
他說:“這裡才是我的家。”
他誓言要先在海外吸取更多經驗後,才返回馬來西亞作出貢獻。
這位年僅24歲的年輕人畢業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目前是在網路巨擘Yahoo公司上班,更曾參與風靡全球的蘋果公司iPhone 4設計團隊。

17歲考獲A水平考試16 A1
林成袁在17歲的時候,也就是6年前,在英國A水平考試中考獲16 A1,引起震撼,隨後同時被3所享譽國際的大學包括美國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及英國牛津大學錄取。
最終決定前往史丹福大學深造的他,僅用了5年的時間,就修完其他人需8年才完成的雙工程學位。
雖然長期在國外居住,但這位擁有陽光笑容、來自吉隆坡的年輕人,堅持不放棄大馬護照。
在外闖蕩幾年才回國
“馬來西亞才是我的家,只是目前還要在外闖蕩幾年,才回來發揮所長。
“我知道大馬有人才外流的問題,但我想在回來前自我挑戰,看本身的能力可以去到哪裡,畢竟這裡是我的家,每次回來都感覺很舒適。”
他說,其實,人才外流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課題,大馬還有許多人才,但要吸引他們回來,要有合適工作的環境。生命是很長的一段路,大部份的人終究會回來。
目前定居美國加州的他,趁返馬度假及出席親戚婚禮的空檔,今日在友人的安排下會見記者。

在美擁許多美好經歷蘋果上班經驗難忘
從不局限自我發展的林成袁,實習經驗也與眾不同。他於2008年10月加入蘋果公司iPhone 4設計團隊,因表現傑出在4個月後獲得錄取為正式職員,但卻選擇回史丹福大學就讀第二個學位。
“在美國我有很多美好的經歷,其中在iPhone 4設計團隊就是一個很難忘的經驗。基於保密協議,我不能透露太多工作內容,但唯有去了該公司,你才會知道為何蘋果會這麼成功。”
擁有生物化學工程系及管理科學與工程系雙學位的林成袁,自去年7月起在美國Yahoo總公司營運管理部門,擔任商業系統分析師,需要和全世界包括新加坡、印度等辦公室聯繫,主管該公司旗下的金融及運動商品。

成績優異及課外活動活躍林成袁十項全能
要用10項全能來形容林成袁一點都不為過;除了優異的學術成績,他在課外活動上也有驕人的成就。
從小就學鋼琴和小提琴的他,在英國哈羅中學領導該校管樂團,也曾在國際音樂會上和爵士樂大師Al Jarreau合作演出。
如果你認為他僅是軟弱的文藝書生,抱歉,你看走眼了;這名年輕人擁有壯碩的體格,在大學時期代表史丹福橄欖球隊校隊。他還喜歡健身、足球、排球、旅遊及騎腳踏車等許多戶外活動。
“有人問我一天僅有24小時,要如何安排時間,因為非上班時間我還和友人共設‘舞蹈太空人’網站。對我而言,這視乎你要如何有效利用時間,想想甚麼是你真正想要做的,然後盡全力。這就是為何我的履歷如此與眾不同。”
“我很喜歡嘗試新事務,如果你不嘗試,不會曉得將從中學到甚麼。”
愛好大馬美食的他,也曾在2007年擔任史丹福大學大馬同學會會長,“約有20名大馬人在史丹福求學,我們彼此聚會,學校附近有幾家大馬餐廳,我們就去嘗試。”

求學工作非一帆風順林成袁樂觀克服挫折
父親是一名醫生,後來轉商為成功的生意人;母親則是特許會計師;來自富裕家庭的林成袁在別人眼中也許是幸運兒,但這名年輕人並非一帆風順,他在求學和工作的過程中,也曾經歷挫折,但積極樂觀的個性,讓他一一克服。
“當然我人生曾面對挫折,舉例說工作上,曾有很想去的公司,可是不被錄取,確實很失望,不過我會從中學習、檢討哪裡做錯了,如何重新站起來。”
作為一名大馬人,他在英國傳統的貴族學校畢業後,直接到民情不同美國深造,馬上經歷了文化衝突。
“我想許多大馬人都曾面臨這樣的掙扎,因文化差異無法融入,我也不例外。”
他指本身很幸運,因為和許多美國人一樣喜歡戶外活動,藉著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他比別人花費更少的時間融入當地生活。
“有許多大馬人喜歡結群,與熟悉的人和事物在一起,這不是一件好事,我在美國不局限自己,積極參與當地的社群。”

感謝父母栽培
此外,他也感謝其父母給予他的栽培。
“父親知道我考獲好成績時,要我選讀醫科,但我想要比這更高的東西,他放手讓我去做自己想要的東西。”
中學畢業後,同時被3所頂尖大學錄取,林成袁最後選擇史丹福的原因,也是因為該大學與眾不同。
“他們有很多人才,重視創意,想法跳出框架,相較哈佛和牛津是比較傳統的大學。”

林成袁:保持熱誠會找到出路
成績優異的林成袁曾拿過數個獎學金,關注大馬時事的他曉得近期有多名優秀生無法取得公共服務局海外獎學金。
他勉勵落選生不要氣餒,相反只要認為本身夠優秀,天無絕人之路,可以嘗試申請美國一些有提供獎學金的大學。
“美國有許多大學提供獎學金,不一定是頂尖的大學,但只要你是人才,他們就會提供你學額,當然全科A並不足夠,還要有傑出的課外活動表現。”

有創意才能成功
他勉勵年輕人要自我定位,與其他人區隔,即使不被理想的大學錄取也不要失望,只要保持熱誠,總會找出重新站立的道路。
此外,他也為所謂頻頻跳槽的Y時代年輕人緩頰,指科技進步,現代年輕人比上一代的人更易接觸網路及資訊;因此,他們也設定了更高的目標,在工作的同時,也有尋找其他更好工作的想法。
“他們相信有更好的機會,不會鎖死本身的事業和潛能。”
林成袁認為要取得成功所需具備的條件是創意和創新。
“很多人認為成績好的學生要讀醫科、法律系等,但許多成功的人如面子書的創辦人求學時期不一定是優異生,但他們都很有創意。”
“重點是你所遇到的人。我在美國有機會和很多人才合作,從他們身上學習。成功的定義不是融入體系,是在對的地方和對的時間,盡你所能努力工作。”(星洲日報)

Wednesday, June 8, 2011

鄭丁賢‧李娜的感謝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9641

2011-06-08 09:00
李娜這位姑娘,很不一般。
她是第一個奪得法國網球公開賽的華人,了不起。網球這種運動,不管是文化隔閡,或是體型和體能爆發力的要求,向來都不是東方人的擅長。
她如何突破局限,過程肯定精彩;不過,那是體育版的內容,這裡不寫球評。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賽後的感言是:“謝謝贊助商,謝謝主辦單位和球童,非常感謝自己的團隊,謝謝所有人。”
這段致謝詞,看起來很平常;就像是西班牙球星納豆(納達爾)奪冠的感謝一樣。
但是,李娜來自中國,不是西班牙、美國或其它國家。
她沒有說:“感謝黨的照顧,感謝國家的栽培,感謝人民群眾的支持。”
這是中國運動員固定的台詞,就如同上教堂要唸經文一樣。
這也代表在中國,運動國家化,體育政治化,球員政黨化的扭曲情況。
譬如,之前一位奪得國際比賽獎項的中國運動員,只因為先感謝父母,再感激黨和國家,而遭到批判說:“怎麼可以把黨和國家的地位,放在父母之後!”。
她的運動員前途也受到影響。
而李娜竟然連黨和國家都不放在眼裡,這還得了?
幸好,李娜有條件,有能力決定她要感謝誰。
在運動國家化的環境,李娜缺乏發揮的機會,也少了提昇的空間。於是,幾年前她脫離國家隊,自己找贊助商,請來外國教練,在全世界打球。
一旦飛出了體制的牢籠,她迸發了潛能,超過了其它獲得國家和黨“照顧”的同儕。
贏了大滿貫比賽,她沒有必要感激黨和國家,而可以自己決定要感激的對象。
當然,很多“愛國人士”會生氣說,難道不應該感謝黨和國家嗎?沒有黨和國家,會有李娜嗎?
他們不明白的是,政府和國家栽培運動員,是它們的責任;運動員有成績和榮耀,應該是黨和國家感謝運動員,而不是運動員感謝黨和國家。
如果美國的威廉絲姐妹奪得冠軍,她們不會說感謝民主黨和國家;反而奧巴馬要請她們進入白宮,感謝她們才是。
李娜其實拿下了兩個冠軍。法國公開賽是第一個冠軍,打破了運動場上的政治夢囈,是另一個冠軍。(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Tuesday, June 7, 2011

陳裕如‧何必吃魚翅?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9619

2011-06-06 19:05
美國加州眾議會最近以63比8的壓倒性票數,通過禁售魚翅法案,未來由州參議會通過和州長簽署的可能性極高。預計自2013年1月1日開始,加州將全面禁止境內餐館販售魚翅。
加州是美國的立法指標州,法案一旦在加州通過,其他州往往跟進,因此,餐館禁售魚翅,可望在美國成為不可逆反的趨勢。影響所及,歐洲踵隨,華人想吃魚翅,恐怕越來越遭到物議。
鯊魚在海洋食物鏈的頂端,存活量直接影響海洋生態。更有甚者,全球捕鯊業者為了省事、省成本,都是直接切下魚翅後,將未死亡的鯊魚丟回海中,任由其他魚類咬噬致死,極為殘忍。美國雖然有嚴格法令,禁止這類做法,但是,加州是亞洲以外全球最大的魚翅消費地,進口的魚翅仍多是殘酷的方式捕獲,因此,正本清源之道,便是禁食禁售。
反對者認為,這是因噎廢食。只要做好鯊魚捕撈和進口的管理工作,漁獲限量、產地認證,沒有道理不允許以魚翅作為食材。進一步,這根本是一種對中華飲食的文化歧視,人類用殘忍的方式取食不可勝數,光是美國養雞場所畜養的雞隻,環境就不夠人道,為甚麼刻意在魚翅上作文章?
反對者進一步主張,日本人嗜鯨魚肉,捕鯨何曾顧及海洋生態?加拿大人捕海豹獵皮,方法極為血腥,何曾顧及舉世抗議?為甚麼要針對華人吃魚翅說三道四?這好像華埠的烤鴨掛賣曾被認為殘忍,活鱉、活田雞性好擠疊在水箱裡,卻被洋人指責飼養空間不足一樣。
一牽扯到歧視,就容易動情緒,壓迫了理性思考的空間。好在這是由華人提出的法案,否則不知要鬧出多大的族裔怨隙。因此,便不能不探求提案華裔議員檢視自己文化的開放心態。
每一種文化、宗教、種族,都不免存在源自於部落時代的陋規陳俗,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才能符合現代人類需求。飲食亦復如是。現在的美食不再是大魚大肉而注重養生,便是一個例子。食物的材料當然也該隨應跟進。
拿魚翅為例,從營養來說,主要成份不過膠質而已,既不養生,也無療效,其美味來自高湯,魚翅本身並無口感。過去成為美饌,乃因食材珍貴,不易獲取而價昂,食者用此顯示其身份地位而已,一如鮑魚。料理越費時費事,越顯出身價不凡,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意義。
這樣貴族化、炫富性的食物,食之既無益處,卻要整個民族背負傷害海洋生態以及不人道的罪名,去滿足少數人驕奢的心態,實在不值得。猴腦、熊掌不再入菜,道理相同,現在還有人敢捍衛這種食材,認為這是中華飲食文化的尊嚴嗎?
何況,國際水域的捕漁管制和魚翅進口認證,均極難執行,也會鼓勵走私,造成衛生問題。只有禁售禁食,斷了需求,自然便斷了供應。與時俱進,適用於飲食,同樣適用於文化。我們要作先進的人民、擁有先進的文明,有待開放心胸、勇於自我檢討,去引領潮流。不要抱殘守缺,若為魚翅而戰、展開反歧視抗爭,是選錯戰場。何不率先為鯊魚請命?
中華美食多矣,少一道魚翅,難不到中國大廚。(星洲日報/言路‧作者:陳裕如‧旅美資深報人)

歐陽文風‧代罪羔羊與出氣筒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9634

2011-06-07 19:11
我曾經說,而且絕非甚麼獨特見解:人性有一弱點,即專愛指責別人,視批評為毐蛇猛獸,熱衷尋找代罪羔羊!
但遺憾的是,由於這個人性弱點,許多人因此總愛為這人性弱點開脫,始終不願正視。
先談美國。
美國的經濟不景,源自於毫無約束與限制的資本主義市場過度的自由,結果官商勾結,製造出種種有利於資本家企業家賺錢發財的機會,完全無視弱勢的大多數,結果資本錢走法律漏洞、做假帳,再發展出公司裁員倒台必須由政府出面搶救,但首席執行員(CEO)卻可以獲數以千萬計獎勵金的怪像,令人咋舌。
經濟出了大問題,美國許多從政者不知反省,其實是不願,只會怪罪他人。消滅奧沙馬之後,如今美國最恐怖、最方便與最著名的敵人,就是中國!
這情況在共和黨中特別明顯,多名共和黨的總統提名戰候選人,在論及國家政策與外交政策時,莫不把中國當出氣筒,大力鞭撻。
比方說,前麻州州長米特羅穆尼(Mitt Romney)指中國是世界穩定的重大威脅。這根本是危言聳聽,到底有甚麼事實證明?明尼蘇達州的國會眾議員密雪巴克曼(Michele Baschmann)在論及國債時,語不驚人死不休地對美國人說“胡錦鑄是你的爸爸”。還有一個紐約著名的地產大亨旦勒川普(Donald Trump)更絕,怕人聽了忘記,怕嚇人不死,直指中國“強姦美國”!
美國社會如此,亞洲社會又何嘗不是這樣?
亞洲國家,有許多社會問題,自己不檢討反省,總愛貪方便地指這是“受西方影響:;結果現今世界出現東方人怪西方,西方人怪東方的局面。
很多人面對批評,索性都指自己遭受他人“抹黑”。“抹黑”這詞恐怕是時下最被濫用,最被“抹黑”的字眼。不信你瞧,有多少人有多少組織,不是被人批評之後,不能理性反駁,有能力打壓別人的就出儘全力打壓,沒有打壓權力的,就直接說被對方“抹黑”?
一律把批評當“抹黑”,或視批評為“挑釁”,總是比自我反省與理性交流方便,可這對文明進步,毫無助益!(星洲日報/言路‧作者:歐陽文風‧自由撰稿人)

夏泰寧‧李娜奪冠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9630

2011-06-07 19:03
中國金花李娜奪得四大滿貫之一的法網女單冠軍,令億萬中國人為之興奮,自豪、驕傲。又因為她是張德培之後,另一位奪得法網冠軍的華人,世界各地華人亦有“與有榮焉”之感。不過,隨著時代的轉變與中國經濟崛起後帶來的中國人眼界日漸開闊,李娜創造歷史的意義與當年中國女排首次贏得世界冠軍的意義已有極大不同。
李娜奪冠之後,中國各大網站有關這一話題的討論高達數百萬條,“娜姐V5(威武)!”等留言不絕。中國央視《新聞聯播》亦罕見播出近3分鐘李娜奪冠新聞,包括《人民日報》等黨報官報在內的中國各大報章亦在頭版大幅報導,《李程碑、娜樣美》、《娜一刻,改變歷史》,等“娜”字造句隨處可見。這樣的做法與以往中國人在體育領域取得歷史性突破時相類似。
不過,在這些溢美之詞之外,人們亦突出李娜奪冠的金錢與商業意義。例如,她在今年上半年拿到的比賽獎金,幾乎等於之前11年職業生涯的總和。包括Nike、勞力士等世界品牌紛紛找她代言,還有,李娜目前的身價,至少價值2億元人民幣,直逼姚明、劉翔等中國兩大體育明星。亦有傳媒指出,李娜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就從中國網總單飛,在單飛之前,她得上繳65%的獎金收入,如今單飛後,她只需上繳12%。
不過,官方新華社的評論稱李娜奪冠是“最好的國家公關”,卻是極具政治意義的提法。因為人們都知道,李娜奪冠之日的6月4日,正是中國六四事件22週年紀念日。李娜本人並不希望二者之間引發聯想。因此,在奪冠後的記者會上,李娜也被問到有關六四的問題時,僅僅回答:“我只是網球手,我不會回答這類問題。我只專注網球及網球場上。”新華社的評論原意應當是李娜在6月4日奪冠,可以讓人看到中國的發展成就而忘卻六四事件的悲劇,但這樣的提法卻又恰恰將二者之間聯繫起來,讓人不聯想都不行。用中國人的話說,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成為相當拙劣的公關敗筆。(星洲日報/東張西望‧作者:夏泰寧‧香港資深評論人)

林明華‧情意結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9613

2011-06-06 09:04
我承認,我是一個有情意結的人。
所以,當李娜在法國網球公開賽女單決賽中歷史性地捧起網球大滿貫冠軍的消息傳來時,我也有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
因為,她是亞洲人。
同樣的,當李宗偉在世界級的羽毛球賽事中揚威的那一刻,我也難掩興奮之情。
這種情意結,有人稱之為民族感情。
民族感情,常和血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體育領域,亞洲選手通常都是弱者,當弱者戰勝強者時,同為亞洲人,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感和自豪感,便會油然而生。
我不否認,這多多少少,也摻雜著一種虛榮感的成份在內。
但情意結也好,與有榮焉也好,虛榮也好,這樣的感性反應,在我看來,很平常,也很正常。
只是,民族情感一旦牽扯上政治,變成所謂民族主義的時候,便可能向極端的一方傾斜,淪為毫無理性的鬥爭的祭品。
在體育領域,你可以因為膚色和血統上的淵源,而毫無保留甚至瘋狂地支持某一個和你同一族裔的運動員,並為他的勝利而歡呼,為他的失敗而慨嘆。基本上,你這樣做,並不傷害任何人;頂多,會讓一些人感到有點不舒服而已。
但在政治上,你就絕對不能這樣做了。一個人如果僅僅基於膚色和種族,而毫無原則地去支持一個政治決定時,民族情感便很容易會被狹隘的種族主義所綁架,並淪為政治的工具,不但失去分辨是非的判斷,甚至還會做出傷害其他民族的極端行為來。
歷史上,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和德國納粹主義分子,都曾經使用過民族情感和血統比人優越這一招來迷惑他們的族人,結果集體地干出侵略他國,殺害他族的滔天之罪。
所以,民族情感和血統情結,是必須有所約束的,它們絕對不能超越理性的基礎,不能因為自己的族裔身份,而不假思索地追隨自己的族群領袖,讓一切荒謬都變成“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
所以,我們在保存自己的民族屬性,並為自己“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自豪、驕傲的同時,也要切記,自豪不能轉化成自大,驕傲不能變質成傲慢。
所以,當我們指責別人種族主義的時候,我們也要戒慎恐懼,切莫讓自己也不自覺地掉入血統論的圈套,愚蠢地被狹隘的民族主義所拖曳,忘記了尊重,也丟失了包容!(星洲日報/雲淡風輕‧作者:林明華‧《星洲日報》執行編輯)

鄭丁賢‧大國家與小人物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9626

2011-06-07 09:04
不久前,中國要建造航空母艦,大部份技術問題都已經克服,但是,出現一個“麻煩”,就是缺少焊接工人。
看來似乎開玩笑。堂堂13億大國,怎麼可能缺少焊接工人?隨便在街頭拉一把,沒有百萬,也有數十萬。
不過,若是找來修車廠的張明,或是鐵廠的李鋼,同樣是焊接工,但是,由他們來焊接航空母艦,只怕航母上的戰鬥機,都會沉入海底。
航空母艦要承受戰鬥機下降的重量,甲板之硬與重可想而知;而要將一片片甲板焊接起來,不掉落不斷裂,那可是需要特別技術。
表面上簡單的技術,其實有高深的學問;優秀的焊接工,在美國可以找到。
19世紀末的美國,工業發展的推動之下,人口開始湧入城市,開始了城市化浪潮。
為了應付人口和商業的需要,城市更加立體化,建築物必須往上攀升。
建築師畫出摩天樓的圖型,工程師煉出更多鋼鐵,問題是,要搭起摩天樓的架構,必須把成千上萬噸的鋼筋焊接起來。
當時沒有高端起重機,一切靠人力,一根根焊接;到了一個高度,離地數十尺,焊接工人就在鋼樑上工作,繼續往上焊接,直到數百尺之高。
在移民潮中,大量貧窮但有技術的德國和愛爾蘭人,為了生計,來到工地擔起這種高危險工作。
他們沒有任何安全措施,就像是空中飛人般,在幾寸寬的鋼架上搬動和焊接鋼鐵。
不管他們多麼藝高膽大,只要稍有不慎,或是大風一吹,每天都會有幾個人從高樓上摔下,粉身碎骨。
當紐約市建成現代大都會的規模時,已經大約五分之二的焊接工,摔死或傷殘。
在美國本土的喪命率而言,只有美國南北內戰的喪生人數,多過焊接工摔死的數目。
說他們卑微,在於他們不受重視,生命的代價,就是當時日薪數美元;說他們偉大,在於一個個繁華的大都會,一座座的摩天樓,就是這些焊接工用生命焊接出來的。
從焊接摩天樓鋼筋開始,美國的焊接技術不斷發展,用於汽車工業,國防工業,乃至航天業。
美國的汽車工業,坦克飛機,乃至太空梭,都是焊接出來的;少了這些焊接工,今天的美國就遜色不少。
一個偉大的國家,其實就是由很多表面上平凡,實際上不凡的小人物所建立。
這也反映,真正的大國,不可能三兩下就崛起,而是得靠文明、技術和智慧的長期積累。
最終,中國還是得引進烏克蘭焊接工,來完成它的航空母艦。(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Monday, June 6, 2011

鄭丁賢‧通往布城的兩條道路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9611

2011-06-06 09:01
回教黨的新局面,帶來一股震蕩;它不只是老黨新生,而也可能突破大馬的政治悶局。
專業人士派大勝,確定了回教黨的路向,也正在重建新的政治架構。
其實,如果你問回教黨領袖或幹部,可以發覺說,他們不喜歡,也不接受外界將它區分為宗教司派和專業人士派。
如果硬生生的如此劃分,聶阿茲固然是宗教司,但是,他明顯支持專業人士;哈迪阿旺也是宗教司,而他的立場中立。
對他們而言,回教黨只有一個;而這個回教黨,必須通過黨內領導層的更迭,從一個地方、宗教政黨,轉型為全國政黨、全民政黨。
黨選被看成是派系之爭,但是,它更是路線之爭。
回教黨終極目標是布特拉再也,而通往布城有兩條道路;一是擊敗國陣,直取中央;二是加入國陣,成為伙伴。
對於部份宗教司而言,後一條路比較簡單,而且符合他們的理念。
在回教徒大團結的旗幟之下,如果和巫統合作,即刻成為第二大執政黨,也可以貫徹宗教教義和政策。
黨內長老理事會的哈侖泰益和哈侖丁,以及前任署理主席納沙魯丁,推動這條道路。
他們犯下了競選策略的大忌,一是突出他們和巫統的友好關係,不斷通過《馬來西亞前鋒報》宣揚本身的候選人。
對他們而言,同樣是回教徒,利益與共。
二是過於引用宗教教條,強調宗教司的地位,也突出個人在黨選的利害關係,卻乖離政黨鬥爭目標,也與基層意願背道而馳。
這兩點,引起黨代表的反彈,而用選票懲罰了他們。
實際上,對聶阿茲和專業人士派,乃至多數的基層而言,並沒有所謂的第二條路,只有第一條路,回教黨和巫統道不同不相為謀,沒有合作的可能,只有結合民聯友黨的力量,擊敗國陣,執政中央。
莫哈末沙布中選,確定了第一條路線。
借用末沙布的宣言,他要推行3項策略;第一是全面否決國陣,和巫統開打;第二是留在民聯,和公正黨及行動黨締結策略伙伴;第三是爭取非回教徒的支持,擴大空間。
專業人士陣營,以及聶阿茲和哈迪阿旺都瞭解,單靠宗教司的力量,並無法通往布城,執政中央。
只有改變回教黨,走出它的保守思維,從一個回教運動團體,擴展為全國的政黨,才是康莊大道。(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Friday, June 3, 2011

林明華‧不能姑息暴力行為!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9569
2011-06-02 09:04
一批自稱是國際原子能機構支持者的群眾,連續兩天來向和平集會的反稀土請願人士展開暴力攻擊行動;他們先是爆粗大罵,甚至連“回去中國”的話也沖口而出,繼而圍堵及騷擾參與反稀土運動的民眾,並向巴洛反稀土組織的主席韓丹動粗,還敲破他的車鏡。更甚的是,他們威脅女記者,搶奪女記者的相機,行徑如此粗暴惡劣,已和流氓無異。
在文明的社會裡,出現這樣公然而為的霸凌行為,而現場竟然沒有人被逮捕,這也是一個令人驚訝的怪事。
馬來西亞是一個標榜民主和自由的國家,人民有權針對某些事件或政策表態,並以和平的方式表達他們不同的立場和意願。換言之,反稀土組織可以發動群眾請願,反對建稀土廠;支持稀土的人士也可以組織民眾展開反示威,支持建稀土廠。但是,任何的示威及請願,都得依規行事,不能踰越基本的守則,更不能任意而為,淪為暴力行動。
就這兩天發生的事件來看,所謂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群眾,顯然已經嚴重違規了。他們是有組織而來,但卻連最基本的秩序都沒有遵守,更無絲毫的修養可言,就是露出一副打手的流氓模樣,擺明就是要來滋事鬧場,教人不敢恭維,也令人打從心底對他們感到厭惡萬分。
他們須要這樣激動嗎?他們須要暴粗罵人嗎?他們須要動手動腳嗎?這樣的舉動行為,通過媒體呈現在人們眼前,無疑是一個最壞的“反面教材”,不只在腐蝕我們子孫對道德行為的認知,也是對文明社會的一大羞辱。
尤其讓我們感到憂心的是,一如牛頭示威和土權組織的連串示威事件一樣,如此粗暴不理性的行為,並不是孤立的例子。近來,這類粗暴而又極端的語言和動作遊戲,已有“泛濫”和惡化之虞。而其背後所隱藏和牽扯的,無非是政治版圖和權力的爭逐。
面對對手的暴力行為,反稀土組織有點束手無策。在這方面,警方的態度顯然非常關鍵。警方應該當機立斷,把滋事動粗的鬧事者逮捕,以儆效尤,而不是一味姑息,做和事佬而已。
我們譴責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不管那是語言暴力,還是人身施暴。我們時刻警戒,不應讓類似的暴力行為被縱容到“理所當然”地滋長,卻可以完全不被指責;否則,民主和反民主將失去分際,一些人也會失去人性,更加狂亂地恣意而為!
星洲日報/雲淡風輕‧作者:林明華‧《星洲日報》執行編輯‧2011.06.02

Wednesday, June 1, 2011

林明華‧反省的勇氣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9554
2011-06-01 09:04
在60年代,《戰鬥》(Combat)是最吸引我們小男生追看的其中一套電視劇。該劇描繪了美國大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中威武不屈和堅韌不拔的大無畏精神。雖然今天回想起來,劇情已經模糊了,但那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和劇中主角肝膽相照的豪情,卻至今仍歷歷在目。
事實上,此劇的英語對白,我們幾乎一句也聽不懂。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批德國佬,永遠是那麼可惡,當德軍被殲滅的時候,也是我們最高興的時候。
四十多年過去了,隨著閱歷加深,我對日爾曼這個民族的印象,才慢慢改觀。
和同樣曾經傷害過我們的日本大和民族一樣,日爾曼民族也非常講究秩序和法治。二戰過後,日爾曼民族對自己的戰爭罪行毫不含糊地向世人道歉,而且是全國上下都表現出一片自我檢討和反省之聲,讓納粹殘餘分子無地自容。相對於日本人對軍國主義欲拒還迎的曖昧態度,德國人這種全盤否定和批判納粹主義,勇於面對歷史傷口的舉動,無疑使它比日本更贏得全世界的尊敬。
德國人其實為戰爭付出了最慘痛的代價。二戰之後,德國分裂為兩個國家,一個稱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一個叫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西德。兩國邊界還建立了一道惡名昭彰的柏林圍牆。1989年,柏林圍牆倒了;一年之後,兩德才重歸統一。
但統一是必須付出代價的。首先,政府必須每年支付1千億歐元來重建東部的經濟,即便如此,不少工廠仍然紛紛倒閉,導致經濟上的重大損失。據柏林大學發表的一篇文章,兩德統一的經濟代價約為1兆5千億歐元,比全國的國債還多。
德國人終究還是熬過來了。30年來,德國不只仍是歐洲最大的工業國,也成了一個比美國更容易實現夢想的國家。5年前,默克爾――一個離過婚的前東德來的女子,竟創造了歷史,成為德國首位女總理;5年後,38歲的勒斯勒爾(Philipp Roesler)――一個德國軍人夫婦領養的越南孤兒,也在政壇嶄露頭角,被任命為德國經濟部長,還即將成為副總理。
今天,德國還決定在2022年之前,按部就班地關閉其國內所有的核電戰,再次成為全世界的典範,也又一次贏得了全世界的讚賞!
一個偉大民族和國家就該這樣,有勇氣反省,也有勇氣創造歷史!
星洲日報/雲淡風輕‧作者:林明華‧《星洲日報》執行編輯‧2011.06.01

鄭丁賢‧老天!我老公愈來愈娘

http://opinions.sinchew-i.com/taxonomy/term/17
2011-06-01 09:06
說到DEHP塑化劑,到底已經有多少進入我們體內?
沒有人知道。
本地記者訪問台灣飲料的代理商。對方說:“已經發現有問題的,都已經下架。”
衛生部長不忘誇獎說:“這是負責任的態度。”
是不是“負責任”,似乎要重新鑑定“負責任”的意思。
已經賣出去的,喝進去的,怎麼辦?
還在架上的,是否真的都沒有問題?
糟的是,大馬沒有這方面的檢驗技術;誰知道那些還在架上的,有沒有DEHP?
有業者說,大家放心,我們的原料來自泰國。
我耳中響起肇事的台灣黑心廠家說:“台灣的不算毒,東南亞的更加毒;他們都沒事,我們怎麼會有事。”
聽了會胃抽筋。
對於生產者來說,“負責任”不是曝光了,被逮到了,賴說自己沒別人毒,就是“負責任”;而必須是不下毒,不害人,不賺黑心錢,才是負責任。
對於代理商,“負責任”不只是把有問題的商品下架;而是要保證所有架上的代理商品,都是安全,而且準備承擔後果。
對於政府而言,“負責任”不是勸告民眾放心,也不能只是後知後覺的做一些彌補動作;而是要先知先覺,建立本國的衛生安檢體系,設立衛生第一道防線。
當然,消費人自己也要負責任。
問問自己,有沒有必要購買這些加工的飲料和食品,以及所謂的“補品”?
自己打的新鮮果汁,只要放3分鐘,就已經自然沈澱了;而加入塑化劑的飲料,放了3年,還是那麼均勻。這不是很奇怪嗎?這些東西,能夠喝嗎?
塑化劑添加物,不但引發癌症,也增加雌激素,促成賀爾蒙失常。
台灣衛生研究院說,男人連續一年每天飲用遭塑化劑污染的飲料350cc,生殖器官異常的風險將增加3至4倍。如果是小男生,睪丸陰莖萎縮,影響發育的風險更比一般人多上6至8倍。
很多人一天喝幾瓶,就這樣喝了十幾年。
一位美女主播投訴說,她的丈夫為了壯陽,服用了添加塑化劑的姜黃蜆錠,“難怪我老公愈來愈娘了”。
真慘,賠了身子又腎虧!
自己要笨,也是一種不負責任。
【熱點新聞:台灣塑化劑風波】
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總編輯‧2011.06.01